運動功能風險評估:通過對身體姿態、身體平衡、體脂、SFMA等多項人體運動功能方面關鍵性指標進行檢測,發現誘發身體疾病和傷病的風險因素,并針對這些風險制定個性化的防治方案。
具體操作:運動前,首先統計個案的身體狀況及歷史傷病情況,再由專業評估專家、醫師根據資料對受試者的身體狀況做初步了解。其次對受試者進行運動功能風險評估測試,分析檢測的身體各個關鍵性指標,找出誘發身體疾病、傷病的風險因素,形成專業的評估報告,針對評估結果制定科學的干預方案,達到預防傷病的目的。
測試內容如下:
a、關節活動度測量
檢測身體重要關節之各方向的活動度,防止關節活動度受限、關節活動度不對稱。
b、靜態平衡力分析
檢測大腦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全身肌肉的協調能力,預防神經系統疾病 運動系統疾病 衰老。
c、動態平衡力分析
檢查慣用側下肢柔韌性、肌力及平衡能力,防止踝關節扭傷、膝關節韌帶損傷、下肢肌肉拉傷、骨盆傾斜。
d、體成分分析
量測身體水分、蛋白質、無機鹽、體脂肪含量,預防慢性肥胖、消化系統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代謝紊亂綜合征的發生。
e、足底壓力
量測足弓指標,分析左右受力分布、檢視足底壓力分布,避免踝關節扭傷、拇指外翻、肌腱炎等情況發生。
f、精選動作功能評估
通過檢測動作控制能力是否異常、基礎動作模式是否對稱、功能性活動范圍是否正常、功能性活動是否產生疼痛,從而避免肩周炎、肩關節功能異常、頸腰椎關節病變、頸腰椎腰間盤突出等傷病發生。
g、全身姿態分析
觀察分析人體在矢狀面、冠狀面的全身姿態,以避免脊椎側彎、椎間盤突出、肩周炎等情況的發生。
h、足部姿態
足部七項關鍵性指標檢測,足底筋膜炎、滑囊炎、腱鞘炎等其他傷病發生。
i、肌肉力量量測
檢測重要關節之各方向的肌力,防止肌力不足,肌力不對稱。
評估執行流程方案:
特點
一、覆蓋各年齡段各人群的檢測需求
①功能性檢測:針對中老年人和有運動需求的人,可檢測骨質關節情況,預防日常功能性損傷和日常運動損傷。
②姿態分析:針對青少年,用于糾正日常姿勢、促進不良習慣的改進,預防因姿勢不正確導致的其他骨科疾病。
③控體重測試:針對有控體需求的人和產后婦女,分析體質現狀,改善體質結構。
二、一站式系統化檢測流程
檢測前填寫個人資料,評估團隊根據資料初步判斷評估者的身體情況。檢測后將由評估團隊根據個人情況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方案。
優勢:
①更全面:從運動功能檢測、姿態分析再到控體檢測,全面收集身體各項關鍵性指標數據。滿足身體“從里到外”的多項檢測要求。
②更精準:所有評估檢測儀器均由歐美進口,在短時間內就能夠精準反饋身體的幾大關鍵性數據,為評估結果做精確的數據保障。
③更針對:無論是青少年、產后婦女還是中老年,各類人群都可通過風險評估得到精準判查和針對性的防治方案,享受完全定制化的優質服務。
④更專業:檢測全程皆由評估團隊一對一貼身進行。從檢測過程到評估報告;從專業評估結果到針對化防治方案。全程一站式操作,以專業系統的服務為評估者創造舒適的評估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