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瞅著伏天將至,三伏天是夏天最熱的一段時間,因此各種避暑大招都已經蠢蠢欲動了。在花樣百出的“神避暑”絕招中,游泳往往是很多愛好者的“必殺神器”,既可納涼又能健身,何樂而不為呢?
只是,在享受歡樂的“水中游”時,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“游泳肩”的發生。那么,如何預防“游泳肩”呢?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。
所謂的“游泳肩”是人們的俗稱,用來形容游泳者因肩膀使用過度而造成的肩傷。而實際上它是一種肩膀軟組織如腱、肌肉、韌帶等的慢性炎癥,同時也被稱為“夾擊癥侯群”。
“游泳肩”的癥狀會隨起因的不同而不同,一般情況下,仰泳的癥狀是最痛的,而蛙泳的癥狀是最不痛的,若是自由式則會因發生的階段不同而癥狀也將不同。
在“游泳肩”的預防上,游泳前熱身是非常重要的。在游泳時,上臂旋轉外展但又受到水的阻力,所以對肩部的壓力很大。因此,無論哪種泳姿,游泳的時間過長或者游泳的姿勢與方法不正確,都會讓肩袖處處于過度運動狀態,從而易出現“游泳肩”。
所以說,規范泳姿是避免“游泳肩”出現的另一重要守則。為了避免游泳致肩部損傷,游泳初學者應當保持各種游泳姿勢的規范和標準,并避免一下水就興奮異常,猛跳猛游等情況,應慢慢提高運動強度和力度。
2、單臂輪流向后繞肩,然后雙臂同時繞肩。
3、單臂上舉,向對側彎腰并盡量伸展,換臂重復。
4、雙腿并攏向前伸直坐于地上,雙手向前伸以觸到腳趾,保持,然后重復。
5、一手經腦后伸向對側肩部,肘尖向上,另一只手握住其肘部向對側牽拉。換手臂,重復。
6、兩腿分開伸直坐于地上,身體彎向一側使面部靠向膝蓋,換一側重復。
7、一腿向前伸直,一腿向后彎曲坐于地上,軀干向前伸展,然后向后仰身。重復幾次,換另一條腿。同時輕轉腳踝。
另外,無論游泳新手還是游泳達人,游泳前最好進行至少10分鐘的熱身運動,例如做些拉伸動作,讓關節得到充分拉伸。而在游泳過程中,一旦覺得肩關節不適,則應立即減少運動量。普通游泳愛好者的游泳時間以1小時為宜,如果不適加重或出現疼痛,則應停止運動,并及時就醫。